混凝土工程面臨的三大問題解決措施
夏季的高溫酷暑對各項工程的使用影響很大。如何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施工要求?我們總結了三個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。讓我們來看看。
首先,降溫
1、粗骨料冷卻
冷卻粗骨料是Z經濟有效的方法。骨料溫度每下降2℃,出口溫度下降約0.5~1℃。不如搭個棚子遮陽,提前噴水散熱。但在使用中要嚴格控制含水量。
2、細骨料冷卻
不宜噴水,注意層間溫差。須嚴格控制和測試含水量,以確保測試樣品與所用材料的一致性。
3、攪拌水冷卻
這是Z重要的冷卻方法。水溫下降4℃,出口溫度下降約0.8~1℃。冷卻水可以用制冰機或者冰箱來完成,比較經濟。
4、水泥冷卻
水泥的冷卻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出口溫度。水泥溫度下降8℃,混凝土出口溫度下降1℃左右。目前水泥廠由于材料短缺,生產后沒有時間停留降溫,儲罐溫度高達60~80℃。施工單位應主動與工廠聯系,采取調整和增加中間罐倉的方法降溫。一般多停留一天可降低溫度1~1.5℃左右,加強對水泥溫度和安定性的檢測。
5、冷卻時間。
當常規降溫不能達標時,應在夜間施工。下表顯示了不同時期攪拌站的溫度測量記錄??梢钥闯?,骨料的溫差可達8~10℃,水的溫差可達4℃左右。
二、維護
季節性混凝土養護施工中,應注意以下養護方法。
(1)混凝土應在初凝后立即養護。
(2)采用灑水養護進行連續養護?;炷翝仓?~2天,應保持混凝土充分濕潤。
(3)在規定的養護時間結束后拆除模板時,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濕覆蓋層進行濕養護。
在維護施工期間,確保以下要求。
(1)混凝土養護期的確定。保濕養護時間為14天;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為28天。
(2)混凝土養護時間的確定。養護期間,每小時至少進行一次噴霧養護,平均溫度高于30℃時,每半小時養護一次。
(3)混凝土澆筑后,混凝土表面收集初凝時,用麻袋或草簾覆蓋并澆水養護。
(4)應使用食用自來水作為維護用水的要求。
(5)水平結構的梁板直接灑水養護。
(6)對于表面不便于澆水養護的柱墻豎向結構,拆模后應掛濕麻袋和草袋,并由專人灑水保濕。
第三,裂縫
在夏季混凝土施工中,大體積混凝土容易產生裂縫。為了減輕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,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。
1、材料配置
(1)水泥應以穩定質量為主,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,控制C3A含量較低。
(2)細骨料應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砂,并控制細度模數。非泵送施工時粗骨料粒徑可適當變大,粗骨料宜采用連續級配。

(3)為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澆筑面的拌合水用量,水泥用量可減少粉煤灰和礦渣粉的用量,但總量不應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%。
(4)填筑片石時,應注意埋入石塊的數量不超過混凝土結構體積的20%,石塊無裂縫、無夾層、表面無污跡。
2.施工控制
(1)澆筑施工時可采用整體分層連續澆筑或推進式連續澆筑;大體積混凝土常分層澆筑,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,待上一層混凝土初凝后再澆筑下一層混凝土。
(2)大體積混凝土采用保溫保濕法養護,普通水泥和礦渣水泥養護不少于14d,火山灰和粉煤灰水泥養護不少于21d;澆筑施工后,可進行合理的保濕覆蓋和保溫養護,并可預埋冷水管降溫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