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泡混合輕質土在橋梁臺背回填中的施工方法
氣泡混合輕質土在橋梁臺背回填中的施工方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旨在解決因不均勻沉降導致的橋頭跳車問題。以下是該施工方法的詳細步驟:
一、施工準備
開挖臺階:在橋梁臺背回填區域開挖寬度為2m且向內傾斜2%-4%的臺階,以防止輕質混凝土向陡坡滑移。
清理基底:完成機械開挖后,清理基底松散土體,確保氣泡混合輕質土澆筑后不會出現下沉現象。
二、支立側面制塊
放樣與樁點控制:重慶氣泡輕質土按照放樣邊線進行樁點控制,確保側面制塊的準確性。
支立側面制塊:使用0.05m的角鋼作為豎向支撐連接,使用同樣厚度的水泥預制塊砌筑豎向側墻。
焊接預埋鋼筋:將預埋鋼筋和角鋼進行焊接,實現連接。
封堵縫隙:使用水泥凈漿封堵預制塊之間的縫隙,建立密實的側模。
三、碎石底層與土工布鋪設
碎石底層鋪筑:在臺階開挖和側模砌筑完成后,使用0.25m厚度的底層碎石進行鋪筑,碎石規格控制在1-75px,含泥量在規范范圍內。
鋪設土工布:重慶氣泡輕質土在碎石層表面、側面及斜坡位置鋪設一層土工布,搭接寬度大于250px,并在輕質土頂面反包250px。
四、氣泡混合輕質土澆筑施工
發泡與攪拌:將發泡劑、稀釋水及壓縮空氣按一定比例借助發泡槍發泡,重慶氣泡輕質土再添加外加劑、水泥和水攪拌形成水泥漿。
輸送與澆筑:使用高壓泵將水泥漿和氣泡混合物輸送至施工位置,進行澆筑。
容重與強度控制:通過調整水泥和發泡劑的比例來控制氣泡混合輕質土的容重,進而控制其強度。通常配比為水泥:水:氣泡=350:210:690(kg/L)。
分層澆筑:采取分層澆筑方法,每層厚度控制在0.5-1m范圍內,每層澆筑結束后約10h固結后再進行下一層澆筑。

無需振搗與壓實:氣泡混合輕質土具有自密性,無需振搗和壓實。
鋪設鋼絲圈:重慶氣泡輕質土在距離整體澆筑頂部約750px的位置鋪設兩層鋼絲圈,強化整體性和表面抗裂性能。
五、施工后檢測與通行
強度檢測:檢測氣泡混合輕質土的強度,確保其達到或高于0.8MPa。
允許通行:強度達標后,允許通行。
綜上所述,氣泡混合輕質土在橋梁臺背回填中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準備、支立側面制塊、碎石底層與土工布鋪設、氣泡混合輕質土澆筑施工以及施工后檢測與通行等步驟。每一步都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,以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