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坑回填的具體操作流程
基坑回填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其具體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前期準備
基坑清理:
清除基坑內的雜物、垃圾、松散土、積雪等,確?;靥蠲娓蓛粽麧?。
清理工作應細致,確保無遺漏,為后續的回填工作打下良好基礎。
土質檢驗:
對回填土進行取樣,測定其含水量、密實度等參數,確保土質符合回填要求。
避免使用淤泥、粉砂、有機質含量過高的腐植土、過濕土和大于一定尺寸的石塊等不合格填料。
排水處理:
確?;觾鹊呐潘到y暢通,避免積水影響回填質量。
如需進行降水處理,應提前制定好降水方案并落實到位。
二、回填操作
分層鋪土:
根據土質和密實度要求,確定每層鋪土的厚度。一般來說,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~250mm,人工打夯則不大于200mm。
使用合適的工具將回填土均勻鋪攤在基坑內,確保每層鋪土厚度一致。

分層夯實:
對每層鋪攤好的回填土進行夯實,確保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。
夯實應一夯壓半夯,夯夯相連,行行相連,縱橫交叉,確保無遺漏。
禁止采用“水夯”法,即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方式。
標高控制:
在回填過程中,應隨時檢查回填高度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
如出現標高不一致的情況,應從低處逐層填壓,直至達到設計標高。
機械與人工配合:
在基坑回填時,可以機械與人工相結合進行作業。
機械碾壓時應慢行、先輕后重、反復碾壓,碾壓時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。
在機械無法作業的區域或需要處理的地方,應采用人工夯實。
分段回填與接茬處理:
如基坑較大,需要分段回填時,應確保接茬處處理得當。
已填土坡應挖成寬度不小于1m、高度不大于0.5m的臺階,以便與后續回填土更好地銜接。
三、后期驗收
檢驗密實度:
回填完成后,應對回填土進行密實度檢驗。
抽樣檢驗時,應確保取樣點數量足夠且分布均勻。
修整找平:
對回填后的基坑進行修整找平,確保表面平整無凹陷或凸起。
如需進行下一步施工,如鋪設地面材料或進行綠化等,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。
驗收記錄:
驗收時,應詳細記錄回填土的質量、密實度、標高等參數。
如發現問題或不符合要求的情況,應及時進行處理并重新驗收。
總之,基坑回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需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。在回填過程中,應注重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,確保回填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并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。
返回列表